7月22日,“星巴克推出自习室”登上微博热搜。当日星巴克中国在官微回应,在广东部分星巴克门店新推“星子自习室”,希望门店空间给大家提供一个“自习”的去处,未来还将在更多门店尝试更多“兴趣向”空间和活动。
星巴克广州在7月7日就宣传“外挂自习室”,有空调冷气、插座、wifi等设备供应。星巴克中国一直以“第三空间”闻名,是许多工作党一边喝咖啡、一边办公的工作空间。
此前,星巴克北美地区推出一项新规,要求只有消费产品的顾客才能进入其北美地区的门店。也就是说,在北美地区,如果想办公只能购买咖啡等产品后“凭票入场”。
当时国内对星巴克中国是否跟进这项“付费办公”政策表示担忧,紧接着星巴克中国客服回应称,目前国内星巴克门店由各个门店自行管理运营,并没有统一强制要求不免费对外开放。
星巴克中国走了一条同北美区相切割的道路,干脆把“第三空间”直接定义成更加安静的“自习室”。
这也是为了给星巴克中国“造势”。 星巴克4月底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的上半财年,星巴克中国收入约为 14.8亿美元。其中,第一财季营收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1%;第二财季营收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5%。星巴克中国在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的9.9元价格战围剿下,近年来营收增长缓慢。
此前,6月9日,星巴克中国加码非咖市场,宣布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6月10日,星巴克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共计数十款产品将集体推出全新夏日“心动价”,平均价格降幅达到5元左右,最低仅需23元。
自2024年底星巴克中国释放不排除出售可能的信号以来,关于其中国业务将被出售的传闻不时传来,收购方也在不停变换。
2024年11月,彼时市场传出星巴克正研究中国业务的各种选择,包括出售股权的可能性。对此传闻,星巴克的回应是,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并未否认出售的可能。
2025年初的2月,路透社报道称,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等投资机构对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出意向,华润集团与美团也作为潜在买家与星巴克进行了初步接洽。
6月23日,市场又传出高瓴资本表达了对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兴趣。据报道,高瓴资本近期参与了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收购意向,交易估值约50亿至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亿至430亿元。
对此传闻,高瓴资本表示不予置评。星巴克中国回应表示,正评估把握未来增长机遇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