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供应端扰动再起,碳达峰及碳中和平抑产量、“双控”导致多省份限电减产、“2+26城市”供暖季限产。五大品种产量维持低位,螺纹产量环比大幅下降36.18 万吨至270.97万吨,螺纹钢表观消费环比回落17.74 万吨至324.82 万吨,供需双弱,供应的减量矛盾并未得到有效体现。从四季度来看,前期供应的减量与后期消费恢复的矛盾将会逐渐凸显,库存将继续去化。尽管目前房地产投资偏弱,但基建投资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快的拉动回暖,有助于稳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长。“金九银十”有望见到螺纹钢建材需求回升,螺纹市场仍将处于去库存周期,而且进入9 月库存消耗明显提速,基本面仍未改变,螺纹钢价格仍有较强支撑。
铁矿:价格低位钢厂采购情绪好转,铁矿石现货价格触底反弹。供应上,澳巴铁矿发运处于高位,台风过后到港出现大幅回升。四季度是澳矿发运的传统旺季,供应呈现大幅增加态势。
生铁产量回落、近期成交好转日均疏港量回升。考虑到限产政策的趋严以及钢厂焦炭库存偏低,铁矿供应充足,补库计划也并不着急,国内铁矿石仍将会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国加大了空气质量整治力度,削减了钢铁产量,铁矿供需宽松格局难以转变。近期铁矿期货价格出现反弹,属于大跌后的正常反弹,中长期看,铁矿受到需求端压制中线做空为主。
动力煤:坑口持续热销,部分矿区受月底煤管票不足和安全事故影响停产生产,供应持续偏紧格局。港口方面调入不及调出,截止9.27 日,环渤海九港库存1734.7 万吨,较上一期上升5 万吨。市场整体报价坚挺,发运成本增加,市场高卡货源稀少以及产地供应紧张等影响贸易商提价上涨。需求方面:多地“能耗双控”积极开展,部分地区已开始大规模限电,为电厂补库让路。沿海终端日耗高位下降,库存略有回升,但仍然在绝对低位。后续整体来看:
受供应偏紧现货涨幅过快,市场仍旧有价无市,短期来看电厂日耗高位回落,但补库效率偏低库存仍然处于绝对低位,10.1 开始大秦线开始检修,会损失部分供应量,留给电厂补库时间越来越少,重点关注终端补库效率及10 月铁路运输检修造成的供应损失量。观点:多单谨慎持有
铜:海外矿端供应再起波澜国内限电限产升级沪铜高位震荡回落从基本面上来看,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在全球矿端供应干扰仍将持续的情况下,国内冶炼产能受制于各地限电限产细则的落地而存在收缩预期,而马来西亚提出废铜出口标准加剧国内废铜供应紧张形势的同时增加精铜替代废铜的需求,从而使得精铜供应更加趋于紧张;另一方面,从下游的表现来看,虽然各省的限电限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下游铜杆、铜管、铜板带箔、线缆与漆包线等加工业的需求,但在新能源车的产销持续高歌猛进、国内电网投资赶进度的预期增强、专项债的加快发行、精铜替代废铜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叠加当前正处于传统的消费需求旺季,总体需求仍将进一步回暖。
关注全球德尔塔疫情变化、碳中和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中美两国的基建对铜需求的拉动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智利与秘鲁的矿业政治风险、智利的罢工、国家监管层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政策调控
铝:国内限电限产升级下游消费受限社库小幅回升沪铝震荡下行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在碳中和大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到限电限产的行列之中,铝产能将持续收缩,叠加原料与生产成本将进一步提升,铝价仍有上行空间;另一方面,从下游的表现来看,虽然当前各地的限电限产对部分下游加工业形成了影响,但在当前新能源车的产销持续高歌猛进、叠加目前正处于传统的消费需求旺季,整体消费依然向好。整体来看,在产能持续收缩、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扬、消费依然保持较好增长的情况下,铝价仍将延续震荡上行之势。
关注秋碳中和与碳达峰对运行产能与新增产能投放的影响、交易所的库存变化与消费的变化、内蒙能耗双控的影响、云南限电对炼厂的影响、新能源车的发展、中央纠正地方政府的运动式“减碳”的举措
锌:Nystar 荷兰炼厂限产国内限电限产升级沪锌宽幅震荡从基本面来看,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国内矿端与精炼端供应受制于各地限电限产细则的落地而存在收缩预期,而从海外来看,锌矿与精锌的增量仍存在预期差;另一方面,从下游来看,镀锌、压铸锌合金与氧化锌虽受各地限电限产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了减产现象,但整体订单稳中有增。整体而言,在供应持续偏紧、消费逐步恢复的情况下,锌价仍将维持震荡上行之势。
关注海外矿端与国内精炼端的供应、国内下游开工率的变化、终端订单变化、美国基建法案的进展与其影响、中央纠正地方政府的运动式“减碳”的举措镍:精镍持续去库不锈钢下游消费受限沪镍高开低走从基本面来看,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受印尼拟限制低纯度镍产品出口、菲律宾镍矿出口扰动持续、国内限电限产省份增多等因素的影响,镍矿、镍铁、精镍的供应紧张之势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从下游消费来看,虽然不锈钢厂检修增多对原料形成了较大的拖累,但随着新能源车的持续火爆,其对硫酸镍需求的增幅远大于不锈钢限产减量所带来的对纯镍的降幅。整体来看,在供应扰动持续、新能源增量远大于不锈钢减量的影响下,镍价仍将震荡上行。
关注印尼镍生铁的供应增长前景、不锈钢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印尼NPI 转产高冰镍项目投产进展、印尼德龙不锈钢新增产能释放预期。
黄金:贵金属受美元指数和实际收益率走强的双重压制,短线弱势震荡。9 月FOMC 会议对美联储政策路径进一步明朗,如果经济持续取得进展,那么美联储将在11 月会议上宣布Taper将是大概率时间,而加息预期亦或有所提前。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整体向好,零售销售、新屋开工、耐用品订单等数据表现亮眼,为名义收益率提供支撑,而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后续实际收益率仍有潜在上行空间,需要重点关注后续通胀表现。中线看,美联储加息预期对贵金属压制依然存在,贵金属在经济向好及美国就业市场恢复的过程中会受到持续的向下压力,预计后期黄金和白银震荡下行的概率仍较大。近期经济就业数据需重点关注,操作上建议以逢高做空为主。
豆粕:美豆新季供应偏紧格局有所改善,美豆优良率低于市场预估,中西部地区已经收割,美湾出口装运仍然未完全恢复,随着南美大豆进入种植季,市场焦点转向美豆出口以及南美天气。巴西种植已经开始,进度缓慢,不过近期南美降水有望改善大豆播种。中国再度购买美豆及巴西大豆,出口形势良好。国内大豆到港下降,油厂开工率受到限电停产的影响,临近国庆长假,部分饲料企业增加豆粕物理库存天数,油厂提货量增加,远期基差成交略有放量,不过豆粕下游总成交清淡,预计豆粕或宽幅震荡,美豆出口及南美大豆播种天气都是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油脂:处于季节性增产季的马棕油种植园劳工短缺,但马来计划从国外引入劳工,马棕油产量略低于市场预期,出口仍维持强劲,印度9 月食用油进口同比料大增,马来西亚累库节奏仍偏缓,马盘中线仍需关注产量恢复及出口情况。美陈作供应紧张格局不改,新豆收割顺利,南美大豆播种成本抬升,播种期的天气变化将影响播种进展。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下滑,油厂大豆周度压榨量不高,豆油库存处于6 年低位,棕油库存再次回落至40 万吨以下,此前国内棕榈油进口下滑并出现部分洗船,直接影响国内棕榈油供应,成交下滑,预计油脂或高位震荡,马棕油产销及大豆到港都是不确定风险因素。
原油:欧洲能源危机扩散亚太需求持续回暖沪油高开低走一方面,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重新开放经济后,原油需求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复苏迹象,尤其是近期亚太地区的买家以高溢价采购原油;另一方面,受飓风“艾达”与“尼古拉斯”的双重影响,美墨湾石油产能短期内仍无法恢复,部分作业平台中断生产可能持续数月,将导致美国和全球库存急剧下降,当前美国炼油商已转向伊拉克和加拿大等国,寻找墨西哥湾原油替代品。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买家则转向中东地区与俄罗斯,此亦使得中东原油需求大幅增加。综合来看,在库存持续下降、OPEC 产量增幅不及需求增幅、中东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全球油价将呈现稳步上升之势。
关注情反弹下的全球经济前景、全球原油供需前景、中东地缘形势、OPEC+政策前景、伊核谈判前景
PTA: 全球能源结构性短缺,美油库存新低,原油继续上涨;能耗管控政策和装置意外,TA负荷下降至67%附近;下游订单略微好转,聚酯负荷跌至81%,同期偏低,短期负荷回升可能性较低。供应减量大于需求减量的幅度缩小,加工差回升至700 多元/吨,前期利好得到释放。若后期需求改善,TA 反弹有望延续;否则,上方受到压制。多单谨慎持有,短期注意能耗管控政策。
MEG: 原料持续偏强;油制利润略微修复,煤制亏损压制EG 负荷回升;港口库存低位,库存较上周略微累库;下游订单略微好转,而聚酯负荷降至81%附近,同期偏低,能耗管控作用于需求端已逐步变成现实。另外,EG 绝对价格已处于高位,谨慎做多。关注后续能耗管控政策和原料相关政策。
棉花:国内外棉价连续拉涨,创出新高,新棉抢收与能耗双控成为当前棉市的焦点。
下游棉纱市场旺季表现不如人意,近期的限电政策会令纺服企业开机率下滑,印染到坯布端价格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今年北疆地区机采棉采摘时间较去年推迟7-8 天左右,大规模采收将在十一期间展开。目前日收购量只有1-1.5 万斤,棉农有较强惜售心理,收购价不断上扬。轧花厂心态矛盾:当前籽棉价格折算成皮棉成本与目前期现市场倒挂,不收购则资源很快被抢走。
新棉现货成本将不断刺激期货价格抬升,各方的不安情绪利多棉价;当然现货价也成为期价的天花板,市场不会轻易给轧花厂套保空间。
橡胶:沪胶触底反弹,没有脱离低位震荡的格局。
进入产胶旺季,胶水产量将逐月增加,目前橡胶产区天气正常,胶水供应稳定充足。国内进口量增加,同时轮胎开工并未有实质好转,市场在担心疫情下汽车行业进一步萎靡,在双控加强的当下,轮胎开工很难有效提升。轮胎企业成品压力较大,十一假期前备货已完成部分,采购欲望有所下降。
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扰动东南亚产胶国,人员流动、运输等受限,船期延误情况无明显改善,市场普遍预期10 月份开始国内进口量才能明显增加,库存下滑趋势有望延续,青岛地区库存维持较高消库速度对橡胶价格有所支撑。
胶价运行空间受到偏弱的需求和国内低库存约束,在进口胶大量到港前,橡胶或延续震荡格局。
上一交易日,沪深300 股指上涨0.58%,上证50 股指上涨1.74%,中证500 股指下跌2.84%。酒类、食品板块资金流入,稀土、海运等板块资金流出,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14.77亿元。欧洲股市小幅反弹,美国标普股指下跌。国内货币市场FR007 回落5bps,SHIBOR3M持平。股票指数波动率小幅反弹,COBE VIX 上升,CBOE 中国ETF 波动率回落。IF 和IH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上升,IF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为负值。北向资金流入,资金利率下沉,股指风格出现调整,股指多头建议选择IF 和IH,国债期货多头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