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太猛了,每天能挣5054万元。
8月28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香港联交所:9961)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21%,运营利润76.6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91.94亿元,同比增长17%。
在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和国际业务强劲增长的推动下,携程的业绩像坐上了火箭,快速赶超疫情前。2019年携程全年总营收才357亿元,净利润65亿元,平均每天净挣1780万元,如今携程的赚钱能力是疫情前的2.8倍。
财报发布后,携程股价大涨,8月28日携程的港股股价大涨7.71%,美股大涨14.92%。
Trip.com成为增长新引擎
国际业务是携程2025年上半年财报的最大亮点。相较于国内市场的稳步回暖,国际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携程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
“中国入境游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第二季度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0%,主要来自韩国和东南亚两大客源市场。”梁建章在业绩分析会议上强调,通过优化平台服务、拓展全球供应链,携程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渗透率显著提升。
尤其是其国际品牌Trip.com,其总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入境旅游预订增长超100%,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达到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12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ChinaTravel”热潮。
为支持国际化扩张,携程持续加大全球供应链建设,Trip.com的全球酒店覆盖量达120万家,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超过400家航空公司建立直连。
相比之下,全球OTA巨头Booking控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4.54亿元),归母净利润1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Expedia营收为67.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3.17亿元),归母净利润只有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7亿元)。携程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明显领先,尤其是在利润表现上,Booking和Expedia前两季增速都是负增长,被携程拉开了显著的差距。
梁建章对入境游潜力充满信心,他指出中国当前入境游GDP占比仅0.3%,远低于发达国家1%~5%,基础设施和性价比构成优势,料还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高增速”到“高质量”转型
相较国际业务的高速增长,携程国内业务的增速则显得比较稳健。
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情况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旅游花费增幅不及出游人数。
财报显示,携程第二季度净收入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7%,其中住宿预订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1%;交通票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1%。加上一季度的数据,携程上半年住宿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1.87%,交通票务收入98.64亿元,同比增长9.48%。
“国内游量增价减但整体韧性显著。”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进一步指出,年轻用户热衷于演唱会等体验型产品,银发族旅游市场活跃度提升,量增部分抵消了均价下降的影响。
孙洁还透露携程最近在上海开设了首家“老友会”旗舰线下门店,旨在满足老年人在做出旅行决策时对面对面互动的强烈偏好。“我们计划未来开设更多此类线下触点,特别是在主要旅游枢纽,以进一步扩大可及性和参与度。”
携程管理层强调2025年业绩从“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入境游扩张”和“服务能力强化”。孙洁透露,携程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设立全国首个入境游服务中心,提供多语言一对一协助和独家优惠即时预订服务。
此外,携程通过优化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2024年第二季度首次以AI Agent形式与投资者互动,展现了技术驱动服务升级的决心。电话会议中,梁建章详细介绍了升级后的“行程规划师”AI功能,“仅需输入目的地、时长和旅行风格三个要素,即可生成个性化行程,整合交通、住宿、餐饮和景点等实时信息,基于TripBest精选、TripPulse动态和TripEvents活动等数百万数据点。”
平台商家日子不好过
携程出色的业绩,与其平台上商家的暗淡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截至目前,部分旅游上下游企业已经披露财报,国航上半年亏损18.1亿元,东航净亏损14.31亿元,南航亏损15.33亿元,另有15家旅游企业深陷亏损泥潭。酒店方面则普遍承受着RavPAR持续下降,竞争激烈的煎熬。
值得一提的是,据文旅部数据,2019-2023年,A级旅游景区增加了三千家,平均收入下降近四成。酒店行业同样承压,近2年一共倒闭了3万家酒店,其中单体占比达95%以上。2024年全国平均房价同比下降6%,其中经济型下降2.1%,中端型下降5%。
相较之下,携程盈利能力令人侧目。2025年第一季度,携程净利润43亿元,第二季度净利润48亿元,相当于今年上半年每天净挣5054万元。其毛利率亦节节攀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77.48%、81.75%和81.24%。
为何携程能比其平台客户获得更高的利润?一位不愿具名的旅游行业分析师指出,携程在成本控制上的表现越发出色是其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旅游市场供给过剩,导致酒店和航空公司议价能力下降,携程可以凭借高佣金和流量优势攫取产业链上最大的利润。
据交银国际测算,2024年以GMV即商品交易总额计,携程在酒旅市场的GMV市占率高达56%,远超美团(13%)、飞猪(8%)和抖音(3%)。其高毛利率主要来源于“低成本、高抽成”的策略。携程对酒店的佣金率普遍较高,一般在10%~20%之间,部分酒店叠加活动甚至超过30%。这种高佣金模式使得酒店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面对OTA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挤压,旅游上下游企业也试图联手反抗,国内航空公司率先发了第一枪。日前,国航、南航、东航等航司高调宣布进驻航旅纵横APP,该平台目前已整合37家国内航空公司的直销机票资源。对外宣发稿中,特意强调航旅纵横所销售国内客票均直接来自航空公司,价格公开透明、无捆绑销售、与航司规则一致、无大数据杀熟、信息安全保障及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指向性不言而喻。
不过,业绩会分析会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就此向携程高管问询此举影响时,孙洁却顾左右而言他,未能直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