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腾讯音乐(01698/TME)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腾讯音乐当季实现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17.9%;经调整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42%提升至2025年44.4%。
尽管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下降,但腾讯音乐股价却表现抢眼:8月12日美股收盘大涨11.8%,8月13日港股收盘大涨超15%,年初至今港股股价增长超135%,远超百度(09888/BIDU)、携程(09961/TCOM)、快手(01024)等企业。
7月初,腾讯音乐已超越百度,晋身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TOP10。
会员权益缩水
腾讯音乐的营收主要由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构成。
此前,腾讯音乐营收主要来源为社交娱乐服务凭借在线K歌、音乐直播中虚拟礼物等板块。但随着监管趋严,直播业务受挫,腾讯音乐开始转向订阅收入。2023年第二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首次超过社交娱乐收入,成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此后其占比持续攀升。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达到68.54亿元,同比增长26.4%,占营收比重高达81.19%,成为绝对营收主力。腾讯音乐的当季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7.1%,达到43.8亿元。而社交娱乐服务当季收入仅有15.88亿元,同比减少8.53%。
腾讯音乐CFO胡敏解释,该板块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之前对直播互动功能进行调整,以及实施了更严格的合规程序。
用户规模方面,腾讯音乐月活用户数已连续多年下滑。二季度,月活用户数再度同比下降3.2%至5.53亿。不过,付费用户规模和付费能力在不断提升。当季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6.3%,达到1.244亿;每月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0.7元增长至11.7元,同比增长9.3%。
过去两年,腾讯音乐启动用户运营战略升级,通过优化付费权益体系与服务矩阵,公司将资源集中投向高价值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用户付费率与 ARPPU 值(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实现结构性提升。
自2022年起,腾讯音乐开始仿照长视频平台,在原有绿钻会员基础上推出收费更高的超级会员,绿钻豪华版月付费定价约15元,超级会员则上涨一倍达40元。超级会员享有更多独家权益,如数字专辑购买优惠,林俊杰与A-Lin合作的《在月蚀里抱紧我》、蔡依林的《Pleasure》等数字专辑,购买超级会员双月卡即送,而这些专辑在Spotify等海外音乐平台则免费上架。
此外,超级会员还能获得演唱会门票优先购买权,本季度可提前预定G-DRAGON和BLACKPINK的演唱会门票,以及系列星光卡等周边产品服务的购买权益。
不过,这种会员分级模式也引发了争议,社交平台上用户吐槽普通会员权益缩水,开通会员后还需开通更高级别的超级会员才能享受更多服务,这与长视频平台推出更高等级SVIP会员后砍掉原本VIP会员部分权益的趋势类似。但腾讯音乐表示,未来将继续专注于扩大超级会员规模,推出更多专属权益。
线下瞄准粉丝
目前,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收入占比已超八成。在此背景下,腾讯音乐将目光投向粉丝经济,从线上延伸至线下。过去一年,腾讯音乐开始介入线下演唱会、实体演出环节,本季度承办了薛凯琪、袁娅维、GAI等歌手的线下演唱会,还首次操盘大型国际巡演,主办韩国艺人G-DRAGON权志龙在澳门的演唱会。
腾讯音乐执行董事长彭迦信称,这些线下服务并非独立业务,而是能反哺平台线上业务,带来独特竞争优势。
在粉丝互动方面,2025年上半年,腾讯音乐将韩国明星私域互动平台Bubble引入QQ音乐,用户支付28元/月的订阅费用后,即可获得与偶像互动交流的机会。腾讯音乐CEO梁柱认为,Bubble与超级会员的捆绑订阅能提升超级会员用户规模,且Bubble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活跃度较高,未来商业化前景广阔。
目前Bubble在QQ音乐内还局限于与韩国艺人互动,梁柱计划将其扩展到更多国内艺人,并增加直播等互动功能。
此外,腾讯音乐在2025年上半年投资了韩国娱乐巨头SM娱乐,计划以约1.77亿美元购买SM娱乐220万股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SM娱乐CEO张哲赫表示,双方合作涵盖音乐发行、内容策划、粉丝数据分析以及中国市场演唱会落地等方面,将实现全球与本地优势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的交易尚未反映在本季财报中。6月10日,腾讯音乐宣布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及约5.2%的腾讯音乐股权组合全资收购喜马拉雅,目前该交易正在等待监管部门批准。随着在粉丝经济领域的持续布局和各项业务的推进,腾讯音乐的“巨头”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