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特斯拉7月16日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品的旗舰车型Model Y L将于今年秋季上市交付。
·“京东黑板报”7月16日发布消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平台将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为骑手群体升级福利体系。
·DataEye最新数据表示,2025上半年微短剧用户达6.96亿,半年新增3400万,再创新高。
上证精选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6日在北京开幕。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全球工商界代表发出倡议,要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开幕式上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全球工商界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的开源AI正成为全球AI革命的催化剂,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目前,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采用NVIDIA Omniverse平台构建数字孪生,优化工厂和仓储设计。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增强产业创新支撑。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车控、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新能源等重大专项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京东黑板报”7月16日发布消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平台将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为骑手群体升级福利体系,涵盖社会保障、季节性补贴及装备升级三大维度,首期活动在北京、南京、长沙三城率先落地,后续将逐步覆盖全国。
·特斯拉7月16日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品的旗舰车型Model Y L将于今年秋季上市交付。据悉,该车型是一款大六座豪华纯电SUV,轴距超过3米,车长约5米。Model Y L为全轮驱动车型,具有超长续航、超大空间和更高级的内饰,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预计售价在40万元左右。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4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45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714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
·近日,民航局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SINOPEC AEH I国产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压油颁发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这是我国首款获得适航批准的国产航空液压油产品,此次批准书的颁发为其实现民航市场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更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压油生产能力的国家,在航空液压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银发群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老年人养护服务、适老家庭服务和社会看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9%、14.1%和8.8%,均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生产制造方面,银发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增长14.1%,适老健身器材、康复辅具和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分别增长14.7%、12.1%和6.9%,增速均超制造业平均水平。数据表明银发群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银发经济供给端持续优化。
·7月16日,Omdia最新报告指出,柔性AMOLED显示面板正迅速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显示技术。2025年第一季度,采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51亿部,同比增长15%。这一品类在过去三年始终保持20%左右的中高速年增长率。2024年全年出货量从2023年的4.42亿部攀升至5.66亿部。
上证聚焦
○短剧用户规模再创新高跨界融合催生文娱新蓝海
DataEye最新数据表示,2025上半年微短剧用户达6.96亿,半年新增3400万;人均日看101分钟,黏性涨一成。男性用户占比升至52%,男女趋均衡;40岁以下用户过半,老年用户占比减半,整体更年轻化。另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推动微短剧精品化、规范化的同时,也在鼓励短剧跨界融合,如短剧+品牌营销,短剧+文旅,微短剧+非遗,微短剧+普法等,让微短剧从单纯的娱乐产品,升级为兼具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治理功能的有效载体,实现多维度的价值提升。
中泰证券表示,短剧出海前景广阔,海外短剧发展晚于国内,目前仍处于红利期。当下,短剧出海的平台普遍采用两手抓的策略,译制剧稳定出海基本盘,本土剧更受用户喜爱。AI正在深刻改变短剧行业的创作生态和发展格局,手握核心AI技术的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切进应用层,并为技术研发持续造血。AI动漫短剧成为重要增长点和突破点。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短剧行业从2023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504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首次超越电影票房,成为国内最主流的影视内容形式。2023年至今,国内短剧行业自身也发生了三大变化: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制作方从寻求体量和规模,转向寻求爆款效应;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涌入,AI降本增效空间大;出海持续高景气。
产业情报
○医药产业提质扩容加速高质量集采助力行业升级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15日公布第十一批集采品种遴选情况。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始终坚持把“质优”摆在“价宜”前面。国家药监局相关人员表示,药监部门将继续对国家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对低价中选、委托生产药品等开展针对性检查。
平安证券表示,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角度看,建议关注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价格有望重估的企业;看好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CXO:医药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创新环境有望转暖,新兴领域带来额外增量。上游:优质企业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国内外共促业绩增长。器械:招采持续推进,设备公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有望迎来改善拐点。
长江证券表示,国内医药行业估值筑底已经完成,步入修复关键时期。展望2025下半年,创新出海和内需复苏仍为投资主线,出海CDMO不少标的订单趋势积极,业绩趋势向好。
○核聚变产业大会开幕国际合作赋能新型能源崛起
2025中国国际核能源与核聚变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于7月16至18日在上海举办,以“聚变新未来,核启新征程”为主题。展会集中展示核聚变技术、核电站设备、核燃料循环系统及核安全装置等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银河证券表示,2024年末,中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和聚变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大幅增加,海陆重工等新企业入局核聚变。商业核聚变企业融资活跃,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复鑫力、聚变新能等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多行业资本积极布局。国内标志性项目BEST在2025年的招标陆续发布,产业进展提速,2025年是国内核聚变项目招标大年。
中邮证券表示,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应用与AI技术在等离子体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为聚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从统计情况来看,大概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表示预计在2035年之前做出第一台商业化的示范堆完成聚变发电并网。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看好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
公告快递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作为公司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
○平高电气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合计金额约14.50亿元
平高电气及子公司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十三批采购等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合计约为14.50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1.69%。此次中标项目包括组合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产品。
○拓新药业拟对仅三生物增资1000万元仅三生物实现了高纯度麦角硫因的制备
拓新药业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对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仅三生物1.75%的股权。仅三生物成功实现了高纯度麦角硫因的制备,其主要产品包括麦角硫因护肤品、口服胶囊、洗眼液等。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于2025年7月16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协议的签署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巩固“横向拓宽”(产品系列化、产品矩阵)与“纵向延伸”(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及上游高强韧轻量化金属材料)的业务架构,同时加快公司滚珠丝杠副及行星滚柱丝杠副等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速度,加速突破制约国内滚动功能部件加工精度、加工效率、良品率等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核心装备环节,提升公司在智能数控装备及滚动功能部件领域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康希诺产品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康希诺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重组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疫苗通过蛋白结构设计和VLP组装技术制备而成,不含病毒遗传物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之江生物产品获得荷兰主管当局相关认证
之江生物近期有7项产品获得荷兰主管当局相关认证,可在欧盟国家和认可欧盟CE认证的国家进行销售。这些产品获得认证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对公司扩充海外销售产品品类及国际业务拓展具有积极作用。
资金观潮
○年内最大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诞生
7月16日,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6118户,发行规模为20.82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今年以来共有1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当前市场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政策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经济数据出现积极信号,科技创新正在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这些都为资本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AI及其衍生的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仍为核心方向。此外,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和人口结构背景下的新消费、政策大力支持下自身发展取得较大进展的创新药,也有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近一个月80亿元资金涌入半导体相关ETF
近一个月来,资金借助ETF加仓半导体板块。据Choice测算,6月15日以来,截至7月15日,半导体相关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79.86亿元。其中,嘉实科创芯片ETF净申购额为43.63亿元,国联安半导体ETF净申购额为18.31亿元。
机构也在加紧对半导体板块的调研。近一个月,半导体行业的机构来访量超730次,乐鑫科技、国芯科技、聚辰股份、中微半导等调研热度居前。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郑巍山表示,从整体产业数据来看,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数据,2025年4月半导体全球销售额为570亿美元,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22.7%。下半年重点关注接下来的ChatGPT5大模型的发布情况,以及半导体封装有效订单量等。
华安基金认为,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存储板块预估三季度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持续,企业级产品持续推进,带动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明确。晶圆代工龙头或开启涨价,二季度业绩展望乐观。部分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一季度业绩已体现高增长,叠加6—7月AI眼镜密集发布,后续展望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