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22:48:10 股吧网页版
Robotaxi探路竞速:从供应链到生态链的集体加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内外Robotaxi产业链公司都处在加速布局商业化阶段。

  在前不久开始试水Robotaxi商业化后,特斯拉近日先后两次宣布调整应用价格。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Robotaxi服务将从固定收费转为按里程动态定价。

  国内方面,主要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今年都在积极面向海外市场扩张。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具备L2和L3功能的新车占比超90%。

  这背后是关乎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软硬件成本有了较大程度改善,而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下,对自动驾驶相关服务也有了更多场景化需求。

  那么目前Robotaxi产业化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取得盈亏平衡是否就近在眼前?

  热潮涌动

  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玩家都在2025年加速了Robotaxi商业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都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此外两家公司的运营品类并不局限于Robotaxi,文远知行还将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无人驾驶扫路机Robosweeper(L4级自动驾驶环卫车)模式带到海外;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业务仍然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特斯拉则是逐渐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自6月22日开始,其Robotaxi在奥斯汀落地,试点服务初期投入的车队规模约为10至20辆车,均基于Model Y车型改造,仅面向少数受邀用户。

  WAIC期间,上海市发放了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5个联合体、8家企业获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

  其中小马智行获得了运营牌照,公司方面称,标志着其在四大一线城市构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网络。文远知行WeRide则联手奇瑞汽车、锦江出租,获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公开道路载人自动驾驶出行示范应用服务。自此,文远知行打开全球第10城。

  大会期间还分批开放了自动驾驶动态体验,记者发现,售价178元的当日展览+体验票价在开展前几天已经全部售罄。

  热潮涌动背后,是这一行业从政策到技术等多个维度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沙利文大中华区分析师颜逸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技术层面,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升。

  例如,以Waymo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模块化系统”方案通过大规模的测试,验证了Robotax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逐渐走向商业化门槛;而特斯拉“端到端模型驱动的纯视觉方案”具备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迭代效率和拓展能力,拥有极高商业化潜力。

  此外在政策方面,美国交通部在2025年4月发布了简化无人驾驶技术测试和报告的相关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在今年进一步开放Robotaxi商业运营;包括中东、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跟进Robotaxi的政策支持。

  对于前述上海市发布的“行动计划”,颜逸扬对记者分析道,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多个关键点:由于明确制定了L4级自动驾驶的载客量和道路测试目标,规模远超此前小范围、小运力的试点运营,显示出朝自动驾驶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网络化,其中提到对构建区域性的综合运营网络,打破此前点状、块状的测试区域限制,意味着应用场景网络化;产业生态化,此外,推动构建一个涵盖整车、核心零部件、算法、数据和运营服务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显示出产业生态化趋势。

  “‘行动计划’明确了将自动驾驶真正融入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的政策态度,以及突破区域试点带来的盈利瓶颈、跑通商业化模式的迫切需求。这预示着中国自动驾驶政策将朝着更加系统、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颜逸扬进一步指出,

  商业探索

  在特斯拉此次商业化之前,国内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早已经积极开启国内外并行发展的策略。

  今年3月,文远知行方面披露,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截至今年5月,小马智行称已在中国、美国、韩国、卢森堡等国持有Robotaxi牌照。

  7月31日,文远知行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其中Robotaxi业务实现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阿布扎比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以来增长到3倍,规模化效应显著提升。

  小马智行在今年5月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5财年第一财季实现约780万美元收入,同比增长4.2%,为公司提供总营收的约56%收入;同期Robotaxi收入约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3%。

  多种业务并存背后,是方案提供商们一边用技术试水、一边探索业务外延的发展思路。

  颜逸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Robotaxi与Robotruck在底层的技术架构上存在较强共通性,能够在交通规则、车道线识别、障碍物基础分类等基础感知与规划算法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复用。“Robotruck在运营中的数据积累,同样可以为Robotaxi在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如远距离目标识别、车道保持)提供技术迁移价值。因此综合来看,通过技术复用和数据反哺,Robotruck能够为Robotaxi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当然无疑Robotaxi还是更具挑战的商业化方向。

  颜逸扬指出,Robotruck的主要运行场景是高速公路,相比城市场景,其路权相对清晰,交通参与者类型较为单一,场景复杂度相对较低。

  而Robotaxi主要运行的城市场景复杂度显著提升,面临如人车混行、复杂路口、动态环境等挑战,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实时感知和规划能力要求极高。此外,城市环境中的误判容忍率极低。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流程。

  实际上诸多海外市场都对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呈现积极态度。

  在今年5月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与小马智行签约战略合作时,当地公共交通局局长Ahmed Bahrozyan就指出,“这一合作对迪拜2030年前实现25%的大众出行转变为自动驾驶出行的目标至关重要。持续巩固了迪拜在全球自动驾驶创新的领导力。”

  今年6月,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Mr. Jeffrey Siow)在参访文远知行时,就明确了双方在技术研发与商业部署方面的愿景,以支持新加坡未来五年加速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车辆的目标。

  颜逸扬对记者分析,技术能力是中国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能够成功推进海外市场拓展的基础。而从企业战略角度看,走向海外市场是中国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发展收入增长点、寻求商业化规模扩张的经营选择。

  “更进一步来说,在不同国家、法规、交通环境下实现Robotaxi的运营,让中国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有机会参与甚至主导部分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自动驾驶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运营规范的制定。”他指出,同时,通过与全球或区域性交通巨头合作,是中国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探索“技术赋能+本地化运营”商业模式的实践,为构建可复制、可扩展的全球化商业模式积累经验。

  成本平衡

  Robotaxi模式落地背后,有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因素支撑。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此前公开指出,公司主要关注的是存在劳动力短缺的市场。“我们并不是要取代人类的工作,我们正在努力去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自动驾驶环卫车正在填补环卫行业面临的人手不足和高需求之间的缺口。自动驾驶货运车也是为了解决物流配送行业的类似问题。

  而作为一项新兴技术,Robotaxi得以大规模落地的关键,与整车制造成本和后端运维成本持续降低显著相关。

  如祺出行CEO蒋华就表示,Robotaxi赛道已经进入比拼落地能力阶段,“能否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决定玩家们是否有资格在这个赛道走下去。”

  7月23日,如祺出行发布“Robotaxi+”战略,主要就是面向后端运维方面推进业务支持。

  其中提到,计划在未来5年将Robotaxi运营覆盖至100个核心城市,并将在Robotaxi车队规模和运营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投入发展,计划推动10亿级投资计划,建成覆盖100个核心城市的Robotaxi三级运维网络,形成可支撑每年10万辆Robotaxi线下运维的综合能力。

  整车方面,近些年来,Robotaxi的制造成本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国海证券分析认为,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三大要素核心包括算法能力提升+硬件降本+政策支持,当前行业奇点已至。

  其中硬件降本方面,该机构指出,文远知行Robotaxi车辆已实现在不同产品共用90%零部件的能力,预期下一代Robotaxi的成本还可以降低20%~30%。百度Apollo Go第六代车型成本已下降至2.9万美元,比第五代降低60%。小马智行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方案的Robotaxi车型100%使用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此外,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有望接近实现盈利。

  颜逸扬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硬件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日常运营成本是决定单车能否盈利的关键。从收入端来看,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是Robotaxi跑通盈利模式的关键,车队规模、订单密度等指标能够直观地反应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这一方面依靠Robotaxi的技术成熟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市场、公众对于Robotaxi的信任建立。

  “从财务模型角度,我们预计Robotaxi有望在未来三到四年实现整体业务的盈亏平衡,实现企业的自我造血。可以预见,Robotaxi的盈利模型一旦得到验证和认可,整体市场的发展将会进入快车道。”颜逸扬如此总结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