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8 12:21:20 股吧网页版
核心技术人才牵动 台积电与英特尔陷“旋转门”
来源:中国经营报

  11月27日消息,据台媒报道,日前,台积电前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离职前“扛走20箱机密”,转任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台积电已向台湾地区法院提出“暂时状态处分”申请,要求禁止其赴任英特尔。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英特尔方面获悉,就台积电起诉罗唯仁一事,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回应:台积电的指控毫无根据。陈立武在向员工发布的内部备忘录中,公开否认了所有关于“知识产权转移”的指控。

  该事件涉及半导体领域的两大龙头企业,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罗唯仁深耕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近30年,在他的领导下,台积电技术团队共取得超过1500项专利,是台积电的核心技术人才。罗唯仁的“旋转门”轨迹,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对核心技术人才的激烈争夺,以及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升级。

  台积电:禁止罗唯仁赴任英特尔

  台积电方面11月25日证实,已向“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正式提起对罗唯仁的诉讼,主张其违反聘雇合约、竞业禁止同意书及“营业秘密法”相关规定。

  台积电方面称,罗唯仁任职期间已签署保密条款及离职后的竞业禁止条款,台积电资深副总经理兼法务长方淑华在今年7月对其进行离职面谈时,也特地向罗唯仁说明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且法务长询问其离职后去向,罗唯仁都回应将到学术机构任职。

  然而,罗唯仁离职后,立刻前往英特尔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他“高度可能”使用或泄露、告知、交付或移转台积电营业秘密及机密信息予英特尔,因此台积电有必要采取法律行动(包含违约赔偿)。

  据台媒报道,今年7月,罗唯仁退休,随后传出10月底已赴英特尔担任研发副总,同时爆出他在离职前疑似利用其高阶主管身份,要求团队成员向他进行多场技术简报,同时带走涉及2纳米与1.4纳米等先进制程,共20箱的复印与手写资料。

  据悉,台湾检调部门已经针对此案启动调查,会配合调查,确认该案是否侵害台湾核心关键技术。

  根据公开资料,现年75岁的罗唯仁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固态物理与表面化学博士学位,曾在英特尔担任先进技术发展协理及CTM厂厂长,2004年加入台积电,最初担任营运组织副总经理,2006年至2009年出任研发副总经理,后升任先进技术事业及营运组织制造技术副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台积电技术团队共取得超过1500项专利。

  台媒特别提到,台积电当年在10纳米技术陷入瓶颈时,罗唯仁提出著名的“夜鹰计划”,将研发团队分为日夜两组,以24小时不间断的方式加速研发进度,最终跨越10纳米技术门槛,为后续更先进制程奠下基础。2011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亲颁“台积电荣誉奖牌”给罗唯仁,这是台积电内部的最高荣誉。

  英特尔:台积电指控毫无根据

  针对罗唯仁携众多机密资料投靠英特尔的传闻,陈立武公开回应,所有指控都是谣言与臆测,毫无根据,英特尔一向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英特尔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英特尔坚持实行严格的政策和控制措施,严禁使用或转移任何第三方的机密信息或知识产权。我们高度重视这一承诺。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信息,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有关罗唯仁的指控具有任何依据。”

  虽然此次法律纠纷的起因是台积电认为,罗唯仁的跳槽可能会导致其掌握的先进芯片技术,特别是2nm制程这些关键商业机密泄露给英特尔。但从技术角度看,英特尔与台积电的制程技术路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例如,英特尔的18A及后续工艺采用了PowerVia和RibbonFET等独特技术,而台积电在相关领域尚未跟进。

  为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罗唯仁加入英特尔,其价值更多在于他对供应链动态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满足美国客户寻求外部代工服务的需求方面,而非直接的技术转移。“英特尔不是要罗唯仁一个人,而是要他背后的技术体系和客户信任。”一位半导体设备商高管称。

  而据一位了解台积电运作的人士透露,台积电不会把重要机密数据放在少数人身上。而且据传英特尔开出年薪数亿美元的条件雇用罗唯仁,想必也早已谈好台积电提起诉讼后的应对策略,“台积电此时提起诉讼,恫吓效果不大”。分析人士认为,台积电的实质用意,可能是向所有供应链传达其与罗唯仁切割,要和罗唯仁保持距离。

  台湾联合新闻网评论称,台积电今年不是第一次遭遇机密外泄问题。这起事件提醒一个冷峻的事实:芯片战不光是想象中的实验室竞赛,它也发生在人事转换和每一次离职面谈里。“看似寻常的跳槽,可能藏着技术版图的重新分配;看似一纸承诺,却可能决定一家企业未来十年的竞争力。”在这场以“纳米”为单位的竞争中,任何一个破口都可能牵动整个产业的力量平衡。

  就此事件,一位半导体产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对大陆企业而言,此事更具警示意义,对企业而言,过度依赖个别“明星高管”存在巨大风险;对监管而言,需明确人才流动的法律边界。当前,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正在加速追赶,同样面临人才争夺战。如何在吸引国际人才的同时,防范核心技术外泄,将成为相关产业的长期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