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爆火两年后,一起碰撞事故让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尚在“学飞”的行业。
碰撞事故再次警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绝对前提和底线,没有安全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9月16日,有消息称,在长春航展现场,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相撞后坠机。流传出的视频显示,一架飞行器在草坪上燃成一团火球,现场浓烟滚滚,而后消防人员赶到并将火扑灭。
小鹏汇天官方对此回应称,当日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已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近两年也有其他eVTOL独角兽企业出现坠机事故。事故当晚,这家企业创始人的电话被“打爆”,连夜接受询问同时耐心安抚投资人。
不过,两起事故的不同点在于,早先的事故发生在训练时,小鹏汇天坠机事故则是出现在航展预演现场。这由此延伸出一个新问题,eVTOL行业是否做好了公开表演的准备?
成都天府新区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小鹏汇天坠机的问题可能出在飞行人员的操作熟练度上。同时,现阶段飞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空中与地面的配套基础设施仍有欠缺。他认为,现阶段并不适宜大范围开展各类飞行测试或公开表演活动。
目前低空经济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空域管理、安全监管、技术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多项短板。有从业者预计,此次事故后,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低空飞行管理规定,推广强制安装碰撞预警系统等类似政策,短期内限制飞行器的商业化试运营范围。
跳出此次事件,长期来看,人类始终怀有飞向天空的梦想,让eVTOL“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无数低空经济从业者的梦想。作为eVTOL未来的“乘客”,应当怎样看待这起事故?
罗军认为,发生几起飞行器碰撞事故,不代表低空飞行不安全、低空经济不能发展。对于低空经济要保持包容的态度,但也要有敬畏之心,如此才能促进新兴行业发展。
应当深刻意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安全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低空飞行活动涉及航空器安全、空域安全以及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多方面。在顶层设计上,在发展低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
在行业实践上,可以探索智能运行体系,实现智能控制、避障、航路选择、空间动态管理等,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罗军建议:发展低空经济要率先做好空中和地面的飞行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飞行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对低空飞行器的认证管理;加强对飞行驾驶员的培训和行业管理。
只有插上安全的翅膀,低空经济才能翱翔,并最终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